close
《詭屋》敘述一群好友相約來到林間小屋共渡假期歡樂時光;青春正盛,愛火四竄,究竟這三男兩女會迸發出怎樣的錯愛故事?
嗯,等等,文藝愛情片?當然不是,中文片名都叫《詭屋》了,當然要有「詭/鬼」囉!
這群人在木屋的地下室發現許多怪奇古物,女主角Dana翻看一本日記,上面寫滿年輕女孩的悲慘遭遇,Dana讀著心疼,日記末篇附錄一段拉丁文(當然是拉丁文啊!),愛抽大麻的好友Marty趕緊勸說:「別唸出來,會出事!」;其他人紛紛嘲笑Marty的膽怯,Dana則執意大聲地唸出這段文字,意外喚醒殭屍家族,準備吞食這群落單遊客的血肉;原來《詭屋》是《屍變》的變形劇啊!(《屍變》感想文: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22049833)
才不呢!編劇Joss Whedon(《復仇者聯盟》的導演!!!!這人真有才!!!)和Drew Goddard(身兼本片導演)哪甘心玩普通類型劇,他們玩的更大,正如本片的海報般(魔術方塊屋),每轉一圈,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視界(世界),不斷挖掘與變換觀點,影片看到後段,我深深覺得《詭屋》簡直太惡搞、太好笑、也太精采,它包覆的類型元素多到令人眼花撩亂,既是《飢餓遊戲》也是《楚門的世界》;既是《七夜怪談》也是《13號星期五》;既是《驚聲尖叫》也是《惡靈13》;既是《養鬼吃人》也是《異次元殺陣》;既是《噬血真愛》也是《怪獸大戰外星人》!!!
《怪獸大戰外星人》?哈,沒看錯,《詭屋》同樣有經典怪物大集合,一部片看盡所有東、西方知名鬼怪,絕對值回票價啦!
我大愛也大推《詭屋》,不單因為鬼怪大亂鬥,而是在惡搞與拼貼拼貼再拼貼的劇情中,看見劇本埋藏的巧思。
早年驚悚類型劇(如《13號星期五》)為能傳遞「性保守」觀念,第一個遇害的角色大半是性行為開放的年輕女性;而看來保守/傳統角色(處女),最後通常能夠全身而退;《詭屋》的前半場亦是如此;就在觀眾以為看了一部傳統類型片時,劇情轉了個彎。
(拍寫,底下有關鍵劇情喔!)
《詭屋》有著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視界,一個是成年人的世界(監控中心),一群科學家為安撫沈睡中的魔神,每年挑選五名年輕男女獻祭(分別代表著:蕩婦、愚人、運動員、學者和處女);這群成年人們,一邊算計著如何折磨(受苦/奉獻)這群男女,一邊下著賭注,猜測今年的祭禮們會以怎樣的方式結束他們的生命;科學家們因賭注不斷飆高而情緒高昂;但中心裡的兩位主管Hadley和Sitterson在興奮之餘,卻不時流露出茫然神色。
這份茫然帶有強大的失落感,既有看透社會運作的醜陋面貌、生活必要妥協的無奈;亦有傷懷青春不再,純真、熱情、動力老早逝去的嫉妒與羨慕。
相對於成人世界的壓抑(體制、規範),獻祭的年輕男女們各個看來青春飽滿,他們對世界還抱有希望,認為只要反抗就能出頭天,只要努力就能衝破難關;面對威脅,他們選擇衝撞而非接受被安排好的命運(迥異於成人社會的認命);他們的心不是止水,而是湧泉,不斷迸發出活力與生命力。
《詭屋》片尾Sigourney Weaver(大老闆)意外現身,Dana問她:「為何要殺死我們?」;Sigourney Weaver說:「因為你們年輕。」
年輕,竟是原罪。
魔神渴求年輕的肉體,圖的是新鮮,沒有太多的邪惡與罪孽;科學家們奉上年輕人,則是社會走跳必要學會的自保招數;記得Marty曾在片中提出「操偶人」的看法嗎?乍看「操偶人」指的是科學家們操弄著劇中獻祭男女的生命(荷爾蒙、崩塌的隧道、電網云云),其實「操偶人」更泛指所有在社會職場上打拼的人們,被社會與體制控管著,不思反抗的認命;原來人人都是「玩偶」,總被某個更高的單位/人控制著,一層層往外推去,無法逃脫。
《詭屋》結局,魔神即將復活,Dana感嘆地說:「人類(人性)啊.......也許換個人當家沒有不好。」;影片看似悲觀地終結人類文明,實則卻樂觀地肯定人性面尚存的一絲良善,如果活下來的代價是犧牲他人的性命,那麼不如我們一起面對即將來臨的毀滅吧。
畢竟,我們(人類)並非這個世界唯一值得存活/當家的生物啊!
誰料的到《詭屋》最後會發展成一部既悲觀又樂觀的勵志劇?我沒料到,而且我好愛啊。
《詭屋》的劇情在惡搞之餘尚能言之有物,好梗爛梗大鍋炒,俯拾皆是驚喜;導演將影片拍地鬼影幢幢又歡樂異常(我愛死日本小學生超渡亡魂那一段,實在太有梗了!);本片的演員們雖無特別突出的表現,但水準整齊討喜(可惜雷神索爾Chris Hemsworth剪短頭髮演出運動型陽光大男孩,銀幕魅力稍有褪色);特效雖不特出(猛鬼出籠那一大段特效有點假!),但我全然不介意,有種看A咖演B級電影的快感!
《詭屋》在台票房不算出色(首週才賣了2百多萬,鋒頭全被《復仇者聯盟》給搶走了),如果你/妳是電影愛好者,熟悉且熱愛驚悚/虐殺/恐怖類型電影公式,那麼千萬千萬別錯過了《詭屋》,相信不會失望的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