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涉及最後情節。
.
《自由之路》的結構有點古怪,電影開始是在西伯利亞集中營,一群人逃離地上路,開始旅程。電影接著是旅程上的各種辛苦,太冷、太餓、太渴。情節裡幾乎沒有任何衝突,沒有遇到壞人,成員間也沒有彼此傷害。就這樣一路走著。
.
雖然不是尋常的故事情節,但對我來說是安心的。那種通常的三段式設計,即便知道最後衝突還是會被解決,還是不忍心他們在承受如此巨大身心煎熬之際,還要配合情節設計被互相莫名傷害。
.
全片就這樣一直走,大家也都沒有講甚麼話。我不知道這對其他觀眾會不會覺得有點平淡,可是我尤其感動於電影若非不停戰鬥,就是當誰開始想表達什麼時,就會有另個人說「沒時間了(不要浪費時間、體力、資源在這個那個事上)!」。.......可能就像John Fowles喜歡在小說裡引Thomas Hardy那些關於自然險峻的段落,像是一種關於生存之本質上永處於冷酷臨界之隱喻,人之與自然搏鬥之「沒時間了!」,不也像是倘若我們關於世界與他人之熱愛珍惜時不斷迴盪於心上的「(要作什麼得快)沒時間了!」?......那種帶有幽閉恐懼症的壓迫,卻充滿意義,的關於存在之豐盛.......
.
但讓我不可自拔的,是電影的終尾。其實是一個有點倉促又也許太簡單的設計,卻提醒了我們巨大的東西。電影最後是主角的繼續上路、趕路,鏡頭拉近,幾乎只剩下一雙腳的疾行,然後銀幕換上新聞影片段落,一落落地遞過,那是20世紀一起又一起事件,戰爭、死亡與新生、衰敗與奮起,沒有對錯,甚至不一定構成因果,在今日,它們終究就是一個又一個畫面,一項又一項事實......
.
電影原片名的The Way Back,原來也是人類走向文明的迢遙。如同那些日子裡他們一次又一次差點死在自然底無數的可能性,21世紀今日的文明,與其說是累積地到達某個高度,不如說是一回合與再一回合與虛無交手後的剝除、放下、超越......
.
.
.
.
《自由之路》的結構有點古怪,電影開始是在西伯利亞集中營,一群人逃離地上路,開始旅程。電影接著是旅程上的各種辛苦,太冷、太餓、太渴。情節裡幾乎沒有任何衝突,沒有遇到壞人,成員間也沒有彼此傷害。就這樣一路走著。
.
雖然不是尋常的故事情節,但對我來說是安心的。那種通常的三段式設計,即便知道最後衝突還是會被解決,還是不忍心他們在承受如此巨大身心煎熬之際,還要配合情節設計被互相莫名傷害。
.
全片就這樣一直走,大家也都沒有講甚麼話。我不知道這對其他觀眾會不會覺得有點平淡,可是我尤其感動於電影若非不停戰鬥,就是當誰開始想表達什麼時,就會有另個人說「沒時間了(不要浪費時間、體力、資源在這個那個事上)!」。.......可能就像John Fowles喜歡在小說裡引Thomas Hardy那些關於自然險峻的段落,像是一種關於生存之本質上永處於冷酷臨界之隱喻,人之與自然搏鬥之「沒時間了!」,不也像是倘若我們關於世界與他人之熱愛珍惜時不斷迴盪於心上的「(要作什麼得快)沒時間了!」?......那種帶有幽閉恐懼症的壓迫,卻充滿意義,的關於存在之豐盛.......
.
但讓我不可自拔的,是電影的終尾。其實是一個有點倉促又也許太簡單的設計,卻提醒了我們巨大的東西。電影最後是主角的繼續上路、趕路,鏡頭拉近,幾乎只剩下一雙腳的疾行,然後銀幕換上新聞影片段落,一落落地遞過,那是20世紀一起又一起事件,戰爭、死亡與新生、衰敗與奮起,沒有對錯,甚至不一定構成因果,在今日,它們終究就是一個又一個畫面,一項又一項事實......
.
電影原片名的The Way Back,原來也是人類走向文明的迢遙。如同那些日子裡他們一次又一次差點死在自然底無數的可能性,21世紀今日的文明,與其說是累積地到達某個高度,不如說是一回合與再一回合與虛無交手後的剝除、放下、超越......
.
.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