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本文牽涉結局)

1
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之於2010年的《全面啟動》(Inception),可看為是同一概念之另外的操演與延伸。相較於前作,《星際效應》的結構較沒有那麼複雜,但電影最後所做到的扣回來的動作,將前作所畫出的駭麗設想,做出美麗的完結。
.
在《全面啟動》中,從現實到不同夢境層階,時間相對地拉開,故事中,現實中任務全程的十小時,在各層級的夢中夢裡為六個月、十年……。在《星際效應》中,蟲洞彼邊的星球上一小時為地球七年,由時間相對性來看,「地球」處在的位置,似乎可看為《全》中的夢境。但這部分就任務的層次而言,其實是《頂尖對決》中魔術步驟中最首先的Pledge(以虛代實),是引人分心的花俏手法。
.
當《全面啟動》要貫串地錨定、接上不同夢境層階,在《星際效應》中地球與越過蟲洞的星球,兩區塊不曾欲接上,它們各過各的,只由視訊畫面對彼此做個註記。《星際效應》和《全面啟動》在結構上的對話,要到《星》的結尾處,即主人翁從太空中的漂浮漩進了黑洞,一個五度次元的所在。

在這裡,原本線性時序上不可逆的各時點,變成了如旅館中並置的一個個房間;選定時點,調動重力地令物質呈現特定姿態,以雙方都熟悉的系統做編碼與解碼,由此達成溝通。《星際效應》的「將訊息傳遞過去」,是一「接上」的任務,可對話於《全面啟動》的藉kick對接、貫穿地返回現實。
.
《全面啟動》從limbo往現實,《星際效應》從黑洞往地球,limbo和黑洞都指涉著時間之被拓開、延遲、懸止,甚至如鑲滿鏡子長廊般繁複並置,相比於事件銜接著推進、明確而有效的通常時間,或可化約為一慢、一快。而任務從慢的地方、往快的地方,鎖定地接上。
.
為什麼劃分時間的慢與快的不同時區?為什麼任務得在慢的地方進行,而快的那邊,則作為被注入結果的所在?
.
《全面啟動》談到了意識的從催生到勾勒,即意念的疊加;《星際效應》則領我們找出歷史的縫隙,從那裡介入,對原本最順勢的航向做出扭轉,即參與了事態的疊加。
.
這裡說的「疊加」不是1+1+1的一個個項目銜接堆高,不是事項此彼地連鎖地漣漪蕩開的全盤兜起,也不是和麵團那樣不斷讓新元素加入某現實團塊、使更密實繁複……。它有點像生物從環境獲得養分的生長:事項慢慢長大,過程中每一刻,它可能因各種原因而死亡或長成別種面貌,很重要的且是,它的成長情狀,將直或間接地影響其他項目的成長。
.
……我們生命中面對的任何乍看扁平的事態,它們都不是「單個」事項,而是由數個事項所調和得的在一趟旅程上任一點上的局面本身,或至少是,之於此或彼個局面上的某個存在。
.
從「疊加」的面向去認識或破解事物,是我們對生存所能做的最基進的動作。而與其說由此我們是要改動原已確鑿之事,不如說,由此可重置遊戲起始設定,重置可能性,全新組裝框架,重玩一次。
.
欲改變一件事、改變當前的情狀,必須回到疊加的起點;這個起點,非由時序或地理上的特定點來理解。找尋疊加的起點,是前往事物所來自的土壤--我們眼前不再是一個個確鑿項目,而是邊界漶動、未定、流動、黏稠、模糊的整體。在那裡,一切事項剛開始生長,還看不出誰將出線,每個可能性有相似的規模、各自竄動著活力與決心。
.
回到那樣的地方,像無限放大一幀照片、無限放慢一段影像,鑽入,銳利而不容分毫失誤地錨住某個極微、卻絕對性的瞬間。
.
在這個點上,事項正以辯證性姿態歧開。A抽高了,B變慢了,C長歪了,D被抑制了…..。由此更遠一點:A竄得更快、甚至長出橫幅,B搭襯在旁、順勢地據有餘地,約略定義出有框格浮現,此刻的C緊貼邊界成為邊緣者,啟發著後生的外邊(dehors)者,而D分解成無數微小粒子滑進介面的縫隙中,無所不在,仍充滿能量,但難以被看見、湊不成語言。
.
由此再更遠一點:以A為核心的論述夸夸道出,B, C將由A為基本座標去描繪,而D則由其不可說,越來越難以真的存在過……。
.
類似這樣的戲碼。關於世界的意義,自此日新而新地直到明白不二,像是從來如此。少數的懷疑者、少數留有遠古記憶的作夢者,終究接受其或已無可逆轉…..。
.
回到《全面啟動》開場時Cobb這段話:
「最頑強的寄生蟲是什麼?細菌?病毒?腸道蠕蟲?…..不,是意念(idea)。它頑強、具有高度感染力。一個意念一旦抓住我們的心思(take hold in the brain),幾乎再不可能做出根除。一個人或將之塵封,或忽視它,但它就是在那兒。…...資訊(information)能被遺忘,可意念卻是完整封閉的整體(fully formed)。它黏在這裡(Cobb邊說邊拍了前額),或在某處。」
.
在《星際效應》,意念換置為某個現實情狀,如同意念一旦生根就難以拔除,當歷史已然落定,是否真有一回上路,可抵達「疊加的起點」、做出改動?
.
正如《星際效應》中對人們熟悉的莫非定律(Murphy’s Law)做出釐清,指出它所說的「可出錯的事將要出錯」或該更謹慎地敘述為中性的「可以發生的事就可能發生。」這提醒我們一種多層的視野:事項不該被看為純然的存在、其亦不只經歷蜿蜒的由來,而是各階次竄走的情節聚落中某一綹與另一綹接上、組裝完成、終冒出頭的那一樁。我們必須有擄獲那看不到、可卻有著等價可能性所將造就之其他故事的想像力。
.
回到「疊加的起點」,回到那片初生的土壤。那兒,還有許多可滋長的念頭、可發展的情節,若有脈絡支持,它們要長成一個意念、一齣事項,接著,瀰漫地蒙出一個人的意識、一個星球的一千零一夜。……但脈絡的拓開必然受到外部性的抑制,諸筆可能性的發展不得不構出一個平衡。後來成立的事,不過是當初可發生的事的其中之一,其他可發生的事,從沒有機會發生、成立、進入焦點。
.
我們回到那裡,介入該脈絡,換使另個可能性出線,由此長出不同的未來。
.
在21世紀的今天,意念或歷史的扭轉重來,或許尚得依賴一落又一落的虛構設定,才搭蓋得起那趟旅程,但我們在其中所歷經的概念上的刷洗並證驗,卻並非虛幻。
.
.
2
……為什麼劃分慢與快的不同時區?為什麼任務得在慢的地方進行,而快的那邊,則是被注入結果的所在?怎樣是慢,而怎樣是快?電影中的虛構場景,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關係?
.
不在夢中,也不在黑洞。我在這裡,看著我的生活,耙梳著我已記得與自認為記得的事。十分之一秒裡,千分之一秒裡,最單薄的感受暴漲為充滿壓迫的恐懼或狂喜,如空氣中震盪的微粒般偶然而缺乏內涵的膚觸,召喚出一個個我幾乎窒息於其中的長夜,接著,預告地打開我不曾妄想、此刻卻深明那非但合理且終將發生的視界(vision)。
.
一切發生得好快,我來不及變老,可我明明已與細節與啟示的大海搏鬥地捱過那麼多生死攸關。看著在現實中還天真地等待下一秒未知的自己,想著這或者正是不同維度的時差。……卻是同一時刻,彼邊的他,陷於惚恍與清明之交互點亮,直覺、靈犀、默契、觸動、幻覺、夢與愛,將他送到一個關頭,他做出他未能勝任的決定。……如此,則我們之中,誰朝無限打開得較多?誰向對方搆上,又是誰以創造允諾給彼邊延伸的路?
.
將原本固著的事態,俐落地洗(shuffle)開,端詳這整副牌,我總覺得人類從某個空無之所,偷來了宇宙不見得允諾成立的力量。我們為平凡的日子砌成一隻龐然卻萎靡的昨日之獸,可是,只要動用一筆洞察,我們就可以輕盈地切換進最初與未來,讓所有不曾正式開啟的情節百花齊放,不可自拔地入戲。像是那是真的。那是真的。
.
物理律則畫出真或假的嚴謹疆界,無視於於其緩慢的進展,我們一直都擁有凌駕的力量。
.
而我也從這個角度理解《星際效應》中反覆吟頌的「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宵(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這世界溫潤地轉著,那麼自在而現成,可我無法毫無懸念地縱入其中。但任何遲疑、任何稍微歧出的試探,將為嚴厲的牆抵住。我想裡邊有關於我的黑鏽色的秘密,那是我可得的,那是我應得的。我將決絕前行,不會放棄。
*電影中引用的狄倫湯瑪斯的詩(試譯及原文)如後附。
.
真是對準著非翻轉什麼不可嗎?不過是想再慢一點、往回退一點、微調點什麼、多一些凝視、換種方式認識…如此而已。只是,這微小的願望,終將觸近由一趟次元穿梭級別的奧德賽…
.
.
3
若以化約的方式去說Christopher Nolan的作品「都說了些什麼」,我以為,在他電影中都有一個人,他想去一個他所可以去到的最遠的地方,他知道那是什麼,可不知道該如何去。他之所以知道那是什麼,是因為那是最開始的地方、比開始更之前的地方;而不知道該如何去,是因為「往回走」這概念具有悖反的本質。然後,他啟程上路。
.
如何有真正的「往回走」?往回走的舉動,會造成初始點的崩塌---隨波逐流時,那個起點,未明卻確鑿地杵著;但當往回行動,則起點的內涵卻要隨之變遷,因為起點示意著越滾越遠,變身為終點的原點,失卻了起點的初衷。
.
...不需以超光速作時空旅行才有各種佯謬,任何「回到起點」的渴望,都是進入悖論的邀請。旅程中,響著連自己呼吸都聽不見的沈沈寂靜。
.
Nolan電影中主人翁的作法,也是此一問題的唯一解法,就是創造。相信自己身上就藏有那個最初的東西,創造得越大,或可找得越深。擲進整個的人生、全部的未來,則你可以完成的「往回」,會是你這個人命中注定可以走到最遠的「往回」。
.
眼裡映著萬事萬物,卻發現自己的凝視總無解地穿向某個點,當再也無法忍受「之中必有其意義」的執念,我們轉身、朝最初探索,由創造的方式。並在此時,為孤獨所挾持。
.
孤獨不是寂寞,當寂寞似乎是關於難以忍受一個人,孤獨則渴望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孤獨將我們推上旅程,卻通往更深的孤獨---越往回走,來到更源頭的事態的土壤,那個待填完最後缺口的人生,忽要變得更大、離完滿更遙遠。我們據著無限個故事的最前端……
.
Nolan電影的對事實的回溯、對記憶的拼裝、對意識的重建、對某一虛構可整體的城市的Nolan電影的對事實的回溯、對記憶的拼裝、對意識的重建、對某一虛構卻整體的城市的蕊芯之注入與重啟,以及那個三階段魔術步驟指示的對人生作拋棄與新造,它們逆風、逆光地就著悖反,進行對抵。
.
多創造一點,再走遠一步,繼續征服下一座海洋。在新一階段的創造開始之前,常突然拂上一份親密,它穿刺入骨地令我們打了寒顫,可卻接著滲入甜而溫暖,覺得終於成為自己。……儘管這份親密很快就消散,儘管這不能稱作跳入旅程的誘因,但若需對誰捍衛關於活著的值得,這倒是值得舉出的一樁。
.
《星際效應》給我的感動再次是如此。乍看往地平線拓去的軌跡,到底是一回回超越層次的爬升與翻越。創造一個未來,以注入整幢過去。我相信這樣的勞動,亦由此發現,足跡間的孤獨或與日俱增,可從另一角度來看,任何此刻的我們,仍擁有焦灼往這邊尋覓的某個彼刻的自己;當此與彼刻對空無的凝視互相接上,則 在抵達絕對性起點之前,我們已進駐完全性。
.
.
.
*《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宵》(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 1914-1953)
.
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宵
年老更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吼
怒吼,怒吼著對抗光的消殞
.
縱使智者在終盡之刻已明瞭暗夜或已必然
因他們的話語再難以劈現雷電,然而他們
不願溫馴地步入良宵
.
溫善的人們,在最後的潮浪到抵之刻,嘶喊著曾經的燦耀
他們纖細的義舉或將在綠色海灣間舞動
怒吼,怒吼著對抗光的消殞
.
狂野的人們飛行著追上並歌頌烈陽
徹悟了,一切已太晚,他們在旅途上默悼
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宵
.
肅穆的人們,在死亡的邊上,就著刺眼的光張看
再也看不見的眼睛仍如流星般燒燃,漲有歡愉
怒吼,怒吼著對抗光的消殞
.
而您,我的父親,在哀傷的潮尖
詛咒我,護佑我,以您烈熱的淚,我祈願
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宵
怒吼,怒吼著對抗光的消殞
.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ylan Thomas, 1914-1953
.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fca 的頭像
    tfca

    tfca的部落格

    tf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