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radyfu/ (radyfu的網路日誌)
週一有機會去看了這部片,據說我看的那場試映是跟美國同步的,真是讓我感到與有榮焉呀,何其有幸早先全球影迷看到這麼精彩的電影,只是遲遲沒寫這部片的介紹是因為不知該從合寫起,因為要介紹這部片,卻又不能爆雷,似乎是個艱難的挑戰,可是一旦爆雷,觀眾觀影就會少了很多樂趣,因此我就必須好好琢磨一下,怎樣可以讓文章的介紹吸引人,又同時讓觀眾進入戲院有全新的體驗效果,只能說我努力,下文如果有爆雷的疑慮處,我會先標明,以避免剝奪觀者的觀影樂趣。
基本上,我一直強調我是一個很不用功的觀眾,我通常不太去瞭解我要看得電影的內容,包括導演、編劇、製片、故事大綱等,除非是預告中本就提及的資訊,否則我不會在觀影前去作任何功課,而是去享受純粹的驚喜,創作者丟給我的任何東西,對我來講都是很新鮮的體會。
因此踏入戲院前,我基本上不知道這部影片在講什麼(大家如果去搜尋網站上的資料,其實網站的簡介已經透露了很多訊息,可是我連這些訊息都不想透露,這樣觀影的驚喜會更大),但光看預告,我覺得這部片馬上讓我聯想到「蝴蝶效應」,不知是哪來的連結,就很直覺地跳了出來,似乎男主角可以在時空中任意穿梭自如(這也是預告中的片段透露的訊息),再來就是強調這是「惡靈古堡」的製作團隊跟「2012」、「明天過後」的金牌製片的最新力作,因此,科幻的畫面與場面的處理自然不在話下,最後就是片商強打的口號:繼「全面啟動」後又一部挑戰腦力的科幻鉅作。
片中的所謂的挑戰腦力,我先在這裡簡述一下,因為影片只草草交待了幾行字,其實沒有解釋地很清楚,因此我只能用我有限的理解先介紹一下,這樣觀眾去看時,跳到哪裡,就可以馬上理解了。
所謂的原始碼是電腦時代的詞彙,講的是(如果我這個電腦白痴解釋錯誤,請見諒)電腦語言的系統,最早是由一連串二進位的數字編寫而成,經過編譯器,才轉變為人類可讀的語彙,而片中所謂的原始碼,則是指大腦內部殘存的影像畫面,這種狀況很像是夜晚關掉電燈後,眼睛會殘留的光暈效果,片中科學家相信,人腦的影像也會在事件發生後,殘留類似的光暈效果,經過某種科學化處理,就可以加以利用,去瞭解事件發生的最後幾分鐘的過程。
這是我佩服好萊塢的一點,他們很會「瞎掰」,當然,理論上,這的確是可能的生理現象,可是,科學應該還沒有方法去解讀人腦的記憶片刻,但他們就是有本事利用這小小地科學假設去搞出一部轟轟烈烈的大片,像「回到未來」、「關鍵報告」、「時空線索」或者「全面啟動」都有這種特徵,這些創作者很大膽地天馬行空,寫出這些劇本,目前看似所謂的科幻片,可是誰又知道有沒有可能過了50年,這些內容啟發了新的科學思維,真的創作出可以操作的現實科技,讓這些影片成為「未來的預言」或先知者呢?
就這點而言,我個人還挺推崇這部影片的,至少又可以看看他們要怎麼去瞎掰了,雖然這種影片多多少少因為現實的邏輯薄弱,而容易產生邏輯上的盲點(所有這類影片,都有這個問題,經不起邏輯上的仔細推敲,只能講的是似而非,讓觀眾看完就算了),當然,也包涵這部片,但我還是覺得撇開這個小小地瑕疵,是可以去戲院看看的影片喔。
因此,影片就在講科學家怎麼利用這種大腦殘存的記憶去找出破案的線索,好了,這是我盡力講清楚故事,而不要破梗或爆雷的極限了,下面的段落,將是寫給看過電影得人來看的,因此還沒看得,請先去看了電影再看下面部份,以免喪失了觀影的樂趣。
(警告:雷區)
影片的結構基本上跟很久以前比爾莫瑞主演的一部喜劇「土撥鼠節」(我忘了台灣翻譯片名,這個片名是英文直譯的)有點像,就是男主角被困在同一個地方,每天經歷一模一樣的一天,我個人覺得這是很有趣的設計,雖然不新,可是距離上一部類似的電影也隔了好多年,沒想到他們又找到了新酒可以加入這個舊瓶中,讓他變得科幻化,還加入破案的線索等懸疑緊湊情節。
不過誠如我說得,這類影片都會有盲點的,最大的盲點就是,如果男主角順利改變了未來,那麼,哪來的「八分鐘」的原始碼讓他進入呢?這是個根本的盲點,因為條件是那個教師死亡後,男主角才可以進入他身體,對吧?(還是我自己有邏輯上的盲點,沒搞清楚,有人可以幫我搞清楚嗎?),因此,若周一早上教師沒死,男主角不就完全不用被啟動了呀!
另外,兇手真的太容易被猜到了,從第一遍開始,我就直覺兇手是怪得(當然,也可能是編劇當久了,很容易猜到這些線索)。
最後,我個人真的覺得,美國人這種相信未來可以被改變的天真可以適時終結了,我真的原本以為電影會結束在男女主角相吻的那個定格的片段,讓觀眾自己去思考,未來到底有可能被改變嗎,沒想到他居然還給我繼續下去,讓影片顯得太過「白痴的樂觀主義」精神了,這是我最最不能忍受的安排,所以他就只能是「啟動原始碼」,而不能變成「全面啟動」,如果導演肯讓影片結束在那個美好全部停止的列車上的那個片段,我覺得,他還有可與「全面啟動」相提並論的地方呢!我也會更喜歡他喔,不過說到底,能寫出這麼一個劇本,拍得好,已經很難能可貴了,畢竟這是商業片,能對他要求什麼呢?
而且好萊塢很聰明地就利用各種空間設置,讓想像的空間具體化呈現(像男主角覺得自己被困在一個駕駛艙中的設計),跟「補夢網」大腦內的圖書館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稱不上多麼地不得了,但觀眾卻可以很順利進入這套電影語彙中,不會在觀影過程突然跳出去:「怎麼會這樣!」我想這還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呢。
週一有機會去看了這部片,據說我看的那場試映是跟美國同步的,真是讓我感到與有榮焉呀,何其有幸早先全球影迷看到這麼精彩的電影,只是遲遲沒寫這部片的介紹是因為不知該從合寫起,因為要介紹這部片,卻又不能爆雷,似乎是個艱難的挑戰,可是一旦爆雷,觀眾觀影就會少了很多樂趣,因此我就必須好好琢磨一下,怎樣可以讓文章的介紹吸引人,又同時讓觀眾進入戲院有全新的體驗效果,只能說我努力,下文如果有爆雷的疑慮處,我會先標明,以避免剝奪觀者的觀影樂趣。
基本上,我一直強調我是一個很不用功的觀眾,我通常不太去瞭解我要看得電影的內容,包括導演、編劇、製片、故事大綱等,除非是預告中本就提及的資訊,否則我不會在觀影前去作任何功課,而是去享受純粹的驚喜,創作者丟給我的任何東西,對我來講都是很新鮮的體會。
因此踏入戲院前,我基本上不知道這部影片在講什麼(大家如果去搜尋網站上的資料,其實網站的簡介已經透露了很多訊息,可是我連這些訊息都不想透露,這樣觀影的驚喜會更大),但光看預告,我覺得這部片馬上讓我聯想到「蝴蝶效應」,不知是哪來的連結,就很直覺地跳了出來,似乎男主角可以在時空中任意穿梭自如(這也是預告中的片段透露的訊息),再來就是強調這是「惡靈古堡」的製作團隊跟「2012」、「明天過後」的金牌製片的最新力作,因此,科幻的畫面與場面的處理自然不在話下,最後就是片商強打的口號:繼「全面啟動」後又一部挑戰腦力的科幻鉅作。
片中的所謂的挑戰腦力,我先在這裡簡述一下,因為影片只草草交待了幾行字,其實沒有解釋地很清楚,因此我只能用我有限的理解先介紹一下,這樣觀眾去看時,跳到哪裡,就可以馬上理解了。
所謂的原始碼是電腦時代的詞彙,講的是(如果我這個電腦白痴解釋錯誤,請見諒)電腦語言的系統,最早是由一連串二進位的數字編寫而成,經過編譯器,才轉變為人類可讀的語彙,而片中所謂的原始碼,則是指大腦內部殘存的影像畫面,這種狀況很像是夜晚關掉電燈後,眼睛會殘留的光暈效果,片中科學家相信,人腦的影像也會在事件發生後,殘留類似的光暈效果,經過某種科學化處理,就可以加以利用,去瞭解事件發生的最後幾分鐘的過程。
這是我佩服好萊塢的一點,他們很會「瞎掰」,當然,理論上,這的確是可能的生理現象,可是,科學應該還沒有方法去解讀人腦的記憶片刻,但他們就是有本事利用這小小地科學假設去搞出一部轟轟烈烈的大片,像「回到未來」、「關鍵報告」、「時空線索」或者「全面啟動」都有這種特徵,這些創作者很大膽地天馬行空,寫出這些劇本,目前看似所謂的科幻片,可是誰又知道有沒有可能過了50年,這些內容啟發了新的科學思維,真的創作出可以操作的現實科技,讓這些影片成為「未來的預言」或先知者呢?
就這點而言,我個人還挺推崇這部影片的,至少又可以看看他們要怎麼去瞎掰了,雖然這種影片多多少少因為現實的邏輯薄弱,而容易產生邏輯上的盲點(所有這類影片,都有這個問題,經不起邏輯上的仔細推敲,只能講的是似而非,讓觀眾看完就算了),當然,也包涵這部片,但我還是覺得撇開這個小小地瑕疵,是可以去戲院看看的影片喔。
因此,影片就在講科學家怎麼利用這種大腦殘存的記憶去找出破案的線索,好了,這是我盡力講清楚故事,而不要破梗或爆雷的極限了,下面的段落,將是寫給看過電影得人來看的,因此還沒看得,請先去看了電影再看下面部份,以免喪失了觀影的樂趣。
(警告:雷區)
影片的結構基本上跟很久以前比爾莫瑞主演的一部喜劇「土撥鼠節」(我忘了台灣翻譯片名,這個片名是英文直譯的)有點像,就是男主角被困在同一個地方,每天經歷一模一樣的一天,我個人覺得這是很有趣的設計,雖然不新,可是距離上一部類似的電影也隔了好多年,沒想到他們又找到了新酒可以加入這個舊瓶中,讓他變得科幻化,還加入破案的線索等懸疑緊湊情節。
不過誠如我說得,這類影片都會有盲點的,最大的盲點就是,如果男主角順利改變了未來,那麼,哪來的「八分鐘」的原始碼讓他進入呢?這是個根本的盲點,因為條件是那個教師死亡後,男主角才可以進入他身體,對吧?(還是我自己有邏輯上的盲點,沒搞清楚,有人可以幫我搞清楚嗎?),因此,若周一早上教師沒死,男主角不就完全不用被啟動了呀!
另外,兇手真的太容易被猜到了,從第一遍開始,我就直覺兇手是怪得(當然,也可能是編劇當久了,很容易猜到這些線索)。
最後,我個人真的覺得,美國人這種相信未來可以被改變的天真可以適時終結了,我真的原本以為電影會結束在男女主角相吻的那個定格的片段,讓觀眾自己去思考,未來到底有可能被改變嗎,沒想到他居然還給我繼續下去,讓影片顯得太過「白痴的樂觀主義」精神了,這是我最最不能忍受的安排,所以他就只能是「啟動原始碼」,而不能變成「全面啟動」,如果導演肯讓影片結束在那個美好全部停止的列車上的那個片段,我覺得,他還有可與「全面啟動」相提並論的地方呢!我也會更喜歡他喔,不過說到底,能寫出這麼一個劇本,拍得好,已經很難能可貴了,畢竟這是商業片,能對他要求什麼呢?
而且好萊塢很聰明地就利用各種空間設置,讓想像的空間具體化呈現(像男主角覺得自己被困在一個駕駛艙中的設計),跟「補夢網」大腦內的圖書館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稱不上多麼地不得了,但觀眾卻可以很順利進入這套電影語彙中,不會在觀影過程突然跳出去:「怎麼會這樣!」我想這還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