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失竊的一代(英語:Stolen Generations,亦作Stolen generation、Stolen children),是指澳大利亞白人政府於大約1869年至1969年間(部份地方則持續至1970年代)所實行的「同化政策」所 影響的一代人,當年政府認為澳洲原住民「低賤無知」、「將會消失」,因此強行把合共10萬位的子女永久的送到白人家庭或政府機構照顧,以「白化」原住民, 令原住民兒童與父母長期分離。再加上當時不少白人家庭歧視原住民,往往虐打他們及迫使他們忘記其語言和文化,學習白人的生活方式和語言,或受到性侵犯、缺 乏受教育的機會,令大部份的原住民受到歧視,在心理上受到傷害。』
(文字出處:http://lib.wtuc.edu.tw/lt/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7&blogId=3)
《閃亮女聲》敘述1968年越戰期間,四名澳洲原住民女孩為追求歌星夢而遠離家園,跟著有酗酒問題的經紀人Dave進入越南戰區勞軍,唱著一曲曲動聽的靈魂歌曲,撫慰每個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年輕士兵們心靈....。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閃亮女聲》,聚焦在澳洲原住民「失竊的一代」問題上,透過劇中角色的追夢旅程,重新發掘自身價值;面對不公平政策與歧視,有人選擇武裝自己、有人敢於挺身對抗、有人刻意疏遠家人,隱瞞/拋棄原住民身份....。
《閃亮女聲》的故事情節令我想起《夢幻女郎》或《姊妹》或《自由大道》或《賽德克巴萊》或《風中奇緣》或《悲情城市》等片,弱勢族群不知該如何突破被歧視的困境、強勢族群慣用高壓政策打壓弱勢團體,好達成自身利益。
觀 賞這類型作品,憤慨情緒不會少、劇中角色為反抗不公不義,努力不懈的奮戰精神所帶出的熱血與感動也不會少;影片開場之初,女孩們只會唱鄉村歌曲,Dave 跟她們說:「如果想要成功,妳們不能只唱鄉村歌,妳們要唱靈魂歌,因為鄉村歌曲聽來哀怨動人,但只會在背後哀哀叫卻啥都不做,可是靈魂歌曲不同,同樣是關 於困境的歌曲,唱起來卻激昂高亢,像是在想盡辦法爭取自己想望的事物!」,Dave的一席話定調了本片精神,奮鬥、爭取、樂觀。
有 別於《自由大道》或《賽德克巴萊》等片的悲愴,《閃亮女聲》情調相對輕盈,通俗好看;原住民面對「同化政策」的心裡衝突描述,著力不算特別深刻;但我喜歡 影片裡,經紀人Dave幫每個女孩定義她們在團體中的位置,有人是「主唱」、有人是「舞蹈家」、有人是「性感尤物」,還有一個女孩Gail,她的歌聲既非 最佳、舞蹈也不突出、更非性感尤物,該如何定義Gail的重要性呢?隨著故事推演,我們慢慢看出Gail像是母親一樣地照顧每個姊妹們、保護她們不會受到 傷害;Gail初始的無法定位,象徵著弱勢群體的失落與茫然,而她後來的價值確立,便有著成長與突破的向上感受
Dave曾跟Gail說:「直到遇見妳們這四個女孩,我才第一次有了歸宿感。」
是啊,《閃亮女聲》就是一部找尋「歸宿」的影片,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紛擾,能夠認清、接受並且肯定自己的定位才最重要,唯有明白「我是誰」,才有可能進一步變成「我可以成為誰」吧。
《閃 亮女聲》光聽劇中演員們演繹一曲曲動聽名曲便足夠矣,劇中四個女演員的演技稍嫌青澀,但歌聲裡的情感真摯飽滿動人;飾演經紀人Dave的Chris O'Dowd,是我頗欣賞的中咖演員,他演出的《伴娘我最大》、英國喜劇影集《IT狂人》都是我心中的優質喜劇,此次演出《閃亮女聲》,竟開金口演唱,而 且唱的有模有樣,好感度又往上攀升幾分!
好歌曲加上好演員加上越南優美景緻(實景拍攝?事後合成?隨著電腦動畫長足進步,越來越難分辦何者為真、何者是假!)、搶眼美術與通俗、感人的情節,《閃亮女聲》當然要來推薦一下啦,可惜本片在金馬影展的放映場次已經結束了,哎哎,只能等看日後有無片商願意引進囉。(今年影展不少作品的場次都好接近,根本來不及寫文推薦哩,也罷也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