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刊載於Big issue雜誌)
《2001太空漫遊》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Stanley Kubrick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以理查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樂章拉開影片序幕,太陽從月亮背面緩緩升起,日光透射入藍色水星;鏡頭從宇宙拉回地球,未開化的猿人們過著群居生活,與其他生物爭奪土地與水源;影片開演六分鐘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樂音再次響起,一名猿人在荒涼邊境的動物屍骨上,探見暴力(武器)的威力和必要性,而這竟是導演對文明誕生的想像,殘暴而又血腥。透過「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曲,訴說人與宇宙、文明與暴力共生共存的親密關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9E4f0AanBE
《E.T. 外星人》的「Over the moon」。
史蒂芬史匹柏導演於1982年推出的溫馨科幻小品《E.T.外星人》,一度是史上最賣座電影冠軍。故事敘述地球男孩Elliott和外星朋友的友誼。影片尾聲,Elliott和朋友們攜手幫助外星人逃避警方追緝,一行人騎著腳踏車分頭竄逃,卻遭大批警力將其團團圍住,眼見就要落入警方之手,外星人展現異能,眾人瞬間騰空而起,飛向天際。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為這個精采段落譜寫的樂章「Over the moon」,節奏從低緩到飛天剎那的激昂,讓觀眾的心情彷彿緊跟著這群孩子們一同遨遊天際,踏上歡送外星人返鄉之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R1-UFrcZ0k
《告白》的「Milk」。
中島哲也導演的作品,不管是影像構圖或音樂使用都讓人耳目一新,頗具巧思。《告白》片頭,導演放了一曲輕快活潑的合唱曲「Milk」,搭配廣告風格強烈的畫面,一瓶瓶潔白的牛奶與學生們開心愉悅的笑容,訴說著年輕生命的純真與美好與不受污染。然而隨著後段故事走向越來越偏差,我們才明白片頭廣告化的明亮美好,原來是種反諷,用以控訴表象平和的社會結構背後,處處隱匿的虛偽與暴力,而潔淨的牛奶啊,早就潑灑一地染上塵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25eya26BBU
《婚禮歌手》的「Somebody Kill Me」和「Love Stinks」
亞當山德勒和茱莉芭摩兒合作演出的《婚禮歌手》,敘述一名遭女友背叛的婚禮歌手,如何在一位善良又甜美女孩的安撫下,重拾對愛情的信心。喜歡亞當山德勒喜劇的朋友,肯定會對他時不時在片中來一段神經質歌曲不感陌生。《婚禮歌手》一片便出現多首山德勒式洩恨情歌,包括他在婚禮上高歌「Love Stinks」(愛情酸臭爛透了);或者他獻給前女友的「Somebody Kill Me」(誰來殺了我吧),歌曲前半段用抒情語調細訴他有多愛對方,後半段則不留情面大罵起前女友最好噎死云云。此刻正經歷情傷的朋友們,可以上網搜尋這兩首作品來發洩一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hRMeiyret0&NR=1&feature=endscreen (Love stink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KNKVzVAqUk (Somebody Kill me)
《拿破崙炸藥》的「Canned Heat」
2004年一部成本僅40萬美元又無大明星助陣的影片《拿破崙炸藥》,竟在全美熱賣超過4千萬美元。這部充斥冷笑話的小品電影敘述宅男拿破崙為幫助墨西哥裔朋友當上學生會長,特地在助選會上表演舞蹈壯聲勢。拿破崙放了曲Jamiroquai的復古歌曲「Canned Heat」,搭配其古怪突梯的肢體語言,意外受到學生們的歡迎。當初觀賞《拿破崙炸藥》時,完全沒料到片尾會來上這麼一段復古爆笑的舞蹈表演,讓我笑到捧腹又落淚。《拿破崙炸藥》這場獨舞說明影片節奏掌控的重要性。若無前半場的「冷」,便難凸顯片末舞蹈的「動」的魅力。類似手法亦可在《小太陽的願望》中看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r7djGY1fhA
《心靈角落》的「Wise Up」
多線敘事的《心靈角落》,在影片中段突然穿插一場猶如音樂錄影帶的橋段,劇中演員們在不同場景一同唱起Aimee Mann歌曲「Wise Up」。朋友看到這個片段甚覺突兀又莫名其妙,可我卻被如此安排給感動地一塌糊塗。導演Paul Thomas Anderson藉「Wise Up」一曲闡述劇中角色們各自的困境,對家庭對生活對愛與恨的痛與怨,訴說唯有放手過去,方能獲得新生。接續在「Wise Up」一曲後,劇中人物的紛擾困境才逐漸有了轉機,以一首插曲做為劇情的關鍵轉折點,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C96_vph-oI
《臥虎藏龍》的「夜鬥」
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由國際知名作曲家譚盾先生負責配樂。《臥虎藏龍》的首場武戲敘述玉嬌龍趁夜潛入貝勒爺府第盜走青冥劍,武功高強的俞秀蓮為追回寶劍,緊追玉嬌龍身後並與其發生衝突。在這場長達五分鐘的「夜鬥」戲中,譚盾選擇以鼓點做為主要樂器,鼓聲或急或徐的音符起落,正是兩位主角對戰的呼吸韻律,尤其當俞秀蓮忽然斜走牆城,鼓點瞬間轉調,將對戰從空中轉向地面戰;而後俞秀蓮和玉嬌龍在古城廣場的對峙,鼓聲亦隨兩人近距離接觸的快速對戰而變地急促;最後,玉嬌龍趁空脫身,鼓聲霎時停頓,畫面停在空蕩古城。這場武戲,不管是動作設計或配樂皆一氣呵成,看得觀眾大呼過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B8mdUm8kGE&feature=related
《神通情人夢》的「The Duel」
1984年推出的《神通情人夢》集愛情、科幻、驚悚等元素於一身。故事敘述一台「洗」了香檳浴的電腦,竟意外產生自我意識,不但能跟人類聊天、下棋,甚至還能墜入情網,愛上美麗鄰居瑪德琳。某日,瑪德琳在客廳練習大提琴,演奏樂音透過通風口管線直傳入電腦耳中,為博得佳人好感,電腦趕忙運算程式,創造出充滿科技感的合成樂與瑪德琳的大提琴來段古典與科技結合的雙人聯彈。《神通情人夢》雖非經典之作,但片中這場人與電腦的跨界合作,卻是讓人難忘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IbLoT51PFo
《萬花嬉春》的「Singin' in the rain」
不管看幾次《萬花嬉春》,我永遠忘不了金凱利那曲看似隨性,實則排練無數次終至成精的「Singin' in the rain」表演。金凱利一臉愉悅的神情、手舞足蹈地唱著「Singin' in the rain」,將陷入愛情漩渦的傻子性格給詮釋地既可愛又動人。話說,曲調輕快明亮的「Singin' in the rain」,也有其陰暗面喔,Stanley Kubrick導演的《發條橘子》一片便刻意選用這首歌曲作為暴力行兇前的預告曲,將「殺人」與「愉悅」兩種情緒放在同一個平台(愉快地暴力!),令觀眾產生不寒而慄的感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1ZYhVpdXbQ
《雙面薇諾妮卡》的「Les Marionnettes」
奇士勞斯基導演的《雙面薇諾妮卡》敘述波蘭和法國各別住著一位外貌、性格皆相似的薇諾妮卡。某日,在法國擔任教師的薇諾妮卡帶領學生觀賞偶戲表演。她深被隱身布幕後的控偶師所吸引,看著控偶師如何奪去舞台上木偶的生命,猶如上帝一般;而後又讓死去木偶在覆蓋的白布下化蝶重生(昇華)。此時背景響起波蘭薇諾妮卡的悠揚歌聲,彷彿預言著現實生活中兩位薇諾妮卡的命運,看似兩個不同個體,實則聲息相通;而這異地二人,非要通過死亡洗禮,才能擁抱新生。《雙面薇諾妮卡》是一部不管看幾次,都很難不被音樂和影像感動的經典之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EVlDb43v-4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